如果说古代帝王中谁是最强的战力,那唐太宗李世民绝对是当之无愧的第一。他出色的军事指挥才能,放眼整个历史股票在线配资门户网,都是顶尖的存在。大唐能够在短短几年内结束隋朝末年的动乱,完成统一,李世民无疑是最大的功臣。
在李世民的麾下,涌现了众多名将,比如被誉为“军神”的李靖,征战四方的李勣等。他不仅重用自己的贤臣,还善待曾是李建成麾下的猛将,其中就有薛万彻。薛万彻原是李建成的心腹大将,曾在玄武门之变中差点给李世民带来致命的打击。然而,李世民即位后却宽容大度,仍然委以重任,薛万彻也在随后的东征西讨中立下赫赫战功,虽然晚年因皇室纷争而不幸丧命。
李唐统一天下时,许多来自各方的猛将纷纷归顺,其中既有瓦岗军的草莽英雄,也有隋朝的降将。薛万彻便是后者,父亲薛世雄是隋朝名将,曾任左御卫大将军。可以说,薛万彻成为名将,与其家学渊源密不可分。从小,他便在父亲的教导下练武,父亲薛世雄的威名也为他奠定了基础。随着薛万彻和哥哥薛万均的成长,罗艺这位名将注意到了他们,便将兄弟俩收为心腹。
展开剩余80%《旧唐书》记载道,薛万彻年少时随父亲在幽州,与哥哥薛万均一起得到了罗艺的亲待。不久,他们归附了唐朝,薛万均被授予上柱国、永安郡公,而薛万彻则被封为车骑将军、武安县公。
加入唐朝后,薛万彻立下了赫赫战功,尤其在与窦建德的战斗中表现得十分勇猛,给许多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随着天下局势逐渐稳定,薛万均因智谋被李世民看重,而薛万彻则因勇猛被李建成看中,成为李建成的得力助手。
然而,李世民和李建成之间的矛盾逐渐升级,最终李世民发动了著名的玄武门之变。在这场变故中,薛万彻对李建成保持忠心,在得知太子李建成遭遇危险后,他立即带领2000名东宫士兵冲向皇城,试图营救李建成。面对固若金汤的皇城,薛万彻决定转攻秦王府,几乎没有防备的秦王府让李世民陷入了困境。但此时,名将尉迟敬德带着李建成的首级前来,李建成的死令东宫士兵纷纷溃散,薛万彻意识到形势无法挽回,便带领亲兵逃往终南山。
值得一提的是,李世民的宽容使得薛万彻得以重新归顺。李世民并未追究薛万彻的责任,反而多次派人安抚他,最终薛万彻也被李世民感化。李世民赋予他更高的职位,任命他为右领军将军,并继续让他指挥军队征战。
《资治通鉴·唐纪》中记载:“薛万彻亡匿,世民屡使谕之,乃出。世民曰:‘此皆忠于所事,义士也。’释之。” 李世民的宽容和信任使得薛万彻深受感动,彻底投向了李世民麾下。
公元628年,李世民决定征讨西北的梁师都,而薛万彻便随军出征。梁师都背后有突厥的支持,但唐军并不畏惧。在与突厥的遭遇战中,薛万彻与兄弟薛万均共同带领唐军奋勇抵抗,最终突厥兵败,梁师都也被轻松消灭。
紧接着,李世民决定与突厥算总账,派遣李靖统领六路大军讨伐突厥。李靖指挥得当,而薛万彻等将领勇猛作战,最终彻底消灭了东突厥。
公元635年,李世民再次派遣李靖出征吐谷浑,薛万彻作为随军将领再度出征。吐谷浑当时强大无比,薛万彻在战斗中曾差点死于战场,但凭借无畏的勇气,他拖住了吐谷浑的主力,为主力部队争取了宝贵的时间,最终击败了吐谷浑。此战后,吐谷浑投降,成为唐朝的新藩属。
《旧唐书》记载:“万彻单骑驰击之,虏无敢当者。还谓诸将曰:‘贼易与耳!’跃马复进,诸将随之,斩数千级,人马流血,勇冠三军。” 薛万彻以单骑之力纵横战场,所向披靡,勇猛无比。
在之后的征战中,薛万彻仍然是李世民信赖的将领,参与了征讨薛延陀和高句丽等战役,屡立战功。李世民对薛万彻极为器重,甚至将自己的妹妹丹阳公主嫁给了他,称他为“当今名将”之一。
然而,尽管薛万彻在军事上取得了显著成就,他在性格上却有一些缺点,尤其是傲慢自负。初入李世民麾下时,薛万彻尚能抑制自己的傲气,和同僚友好相处。但随着功勋的累积,他的傲气逐渐暴露,甚至对上级不敬,口出不逊之言。军中有人对他产生了不满,甚至有人将他的不当言论告到朝堂。
李世民虽然宽容,但薛万彻的行为并未收敛。李勣建议李世民惩戒薛万彻,免得他继续得寸进尺。李世民最终决定将薛万彻调至边远地区,让他静心反省。薛万彻虽然被贬,但很快得到了李世民的赦免,回到了长安。
然而,薛万彻并没有从中吸取教训,他依旧我行我素。最终,他与房遗爱有了接触,酒后言谈中,薛万彻没有警觉到房遗爱的意图。房遗爱提到支持李元景登基,薛万彻未加拒绝,这一言论很快被当作反叛的证据。最终,薛万彻在政治纷争中被卷入,最终被李治处决,结束了他的一生。
薛万彻的故事充满了悲剧色彩。他从一位勇猛无畏的名将,到因傲慢和缺乏自制而卷入宫廷争斗,最终落得个含恨而死的结局。若他能像李勣、程知节等人一样远离权力斗争,或许他会有一个不同的结局。
发布于:天津市创同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